2006-12-29

他的影響

1971年, 郭伯偉離任, 繼任的夏鼎基、彭勵治都蕭規曹隨, 他們的施政都是依郭伯偉的五項財政預算準則為本, 再依時勢稍加修改 。 如剛去世的經濟學家佛利民也曾說:「他(郭伯偉)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佛利民指出, 二戰後的香港非常貧窮,人均收入約為英國四分之一。 到1997年回歸中國時,人均收入已和同期英國相約。 「這充分證明了自由的巨大生產力,證明了當人們能自由追逐自己的利益時他們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有人認為自由經濟虛無飄渺, 但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詹姆斯.格沃特尼(James Gwartney)在介紹經濟自由的定義時說,廣義上的經濟自由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自由選擇而不是集團選擇,這是經濟自由的基石; 第二,市場決定的交換自由,限制市場交換自由將侵蝕經濟自由; 第三,經濟活動中的自由競爭原則; 第四,保護個人人身和私有財產,也就是安全和財產權。這四個方面是衡量經濟自由的最重要的指標。” 就是郭伯偉的自由經濟和積極不干預引導香港把自由的巨大生產力釋放出來。他離任後, 香港經濟繼續以7%實質增長, 香港現在已是世界知名、最富裕城市之一, 自1970年起多年名列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 。 香港既以自由聞名於世, 自由經濟是香港這三十年成功的基石, 當世界都走向經濟自由時, 港人勿走回頭路, 丟棄前人留下寶貴資產。


郭伯偉的影響

郭伯偉對於香港的財政政策影響深遠, 他的審慎理財, 量入為出政策已被編入基本法內, 反映得到中、英政府和香港廣泛人士的認同。

可能郭伯偉自己也沒想過作為香港這彈丸之地的財政司, 他的施政會對世界經濟有這般深遠的影響。 儘管是佛利民和海耶克在理論及著作上提倡自由經濟, 但却是郭伯偉把理論應用於實際上, 更讓全世界看到自由經濟實驗的成功, 而香港亦成為經濟課本內的自由經濟典範。 郭伯偉的實踐向英國的戴卓爾夫人和美國的列根總統提供了經濟改革的憑據 , 使他們敢於大刀闊斧的改革經濟, 讓英美經濟重生。 香港也影響了紐西蘭, 80年代進行經濟改革, 大力推行公營機構私有化, 簡化減低稅率, 現在的失業率是4%以下, 比香港還低。香港更加對自鄧小平起首推動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作出典範。

No comments: